1、含氟牙膏洗牙后,含着泡沫漱口两三分钟,让泡沫在唇齿间流动,再吐掉。此时氟离子溶解于泡沫中,极易被牙齿吸收,尤其是微小蛀斑处。不要误吞。我靠这种方法,以前满口的牙菌斑,现在都没有了,而且可以巩固脆弱的牙齿。龋齿矫正后护理全攻略,龋齿矫正手术的效果及术后护理?
2、洗牙方式,对于咀嚼面用横刷法,来回拉锯动作。对于牙齿的内外两面(即舌面和颊面)用竖刷法,刷上牙时,先将牙刷的刷毛轻放在牙龈与牙齿的交界处,然后通过手腕的上下活动像用梳子一样,刷毛自牙龈顺着牙缝向下刷,在同一部位反复数次;刷下牙时则同样的方法从下往上刷,这样可以把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清洁掉。
3、每隔3天使用一次含氟的漱口水,漱口水可以深入到牙膏难以企及的牙缝深处,去牙垢和牙菌斑。无需多用。
4、餐后洗牙。若无法做到,餐后用温水漱口,不能随便漱一下就吐掉,而是在口中用力漱100下,这样才有作用。吃零食后也要漱口。
5、含氟牙膏选用名牌的就可以,中华、高露洁、佳洁士均可。质地呈凝冻状的。注意看含氟量,国标规定:总氟量要大于等于牙膏总重的0,04%,并小于等于0,15%;可溶氟或游离氟则必须大于等于0,04%。一般用0,11%的即可,牙菌斑很多很严重的用0,14%到0,15%的,刷一个月,牙菌斑就会明显消失,坚持3个月,牙菌斑就看不见了。不要用增白牙膏,会使牙齿变脆!
6、对牙膏的使用体会:我以前用中华、两面针、黑人、高露洁,现在只用佳洁士了。以前牙齿还是有一点黑色的蛀斑,用了佳洁士后,一点蛀斑都没有了。网上有文章说佳洁士的氟泰配方,氟成分吸收率高。不过这只是我的个人体会,仅供你参考。
7、牙菌斑、很微小的蛀斑、很浅很浅的龋洞,用含氟牙膏完全可以彻底搞定,不需要填补!
胎儿期。由于乳牙的牙胚是在胎儿6~7周开始形成的,因此母亲妊娠期的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必然和孩子的牙齿有关。母亲应适当补充各种营养物质,如蛋白质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D和钙、磷、铁等微量元素,多进食肉类、鸡蛋、豆制品,牛奶和蔬菜水果等,促进孩子牙齿硬组织的形成和钙化。另外,某些药物会影响牙胚发育,还有可能造成唇腭裂等畸形,因此,孕妇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谨慎服药。
1.护牙从1岁开始。
美国疾控中心一份报告称,及早展开口腔卫生防护措施,既有益健康又节约医药费。与其他孩子相比,1岁时就开始口腔健康保护的孩子,5年后看牙医的费用降低40%。
2.培养孩子洗牙习惯。
从小培养孩子的洗牙习惯非常重要。儿童牙科专家贝弗利·拉金特博士表示,孩子长出第一颗牙时,就该给他洗牙,甚至在孩子出牙前,父母就可以用纱布为孩子清洁口腔。长牙后,应选择软毛儿童牙刷,每天早晚刷两次。
3.避免“奶瓶龋齿矫正”。
儿科医生和牙医一直告诫家长,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。这是因为奶嘴上的糖分会粘在孩子牙齿上,造成口腔细菌,并产生酸性物质,导致龋齿矫正发生。若不及时治疗,牙病会对儿童正常发育以及语言学习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。如果孩子有含奶瓶睡觉的习惯,奶嘴最好冲洗干净,奶瓶中只倒凉白开。
4.喝饮料少用吸管。
很多孩子喜欢用吸管杯喝水和果汁。专家表示,果汁及其他含糖饮料不利儿童牙齿健康。特别是婴幼儿长期使用吸管还会导致门牙后部龋齿矫正,因此喝果汁时尽量用广口杯。
5.两岁时应告别奶嘴。
1岁的孩子含奶嘴有助于防止婴儿猝死综合征,但长期使用奶嘴会危害牙齿健康。用力吮吸奶嘴会影响孩子上下牙排列的整齐性,乃至影响嘴形。专家建议,孩子2岁时,就该扔掉奶嘴。
6.当心不利口腔的药物。
宝宝天生喜欢甜味的食品,宝宝喝过多的果汁等比较甜的饮品,实际上大多数冲调的果汁都含有大量的糖分,对宝宝乳牙的伤害较大,与其给宝宝喂果汁,不如给宝宝喂食可以咀嚼的水果(太小的婴儿除外),这样既可以锻炼宝宝乳牙的咀嚼能力,又可以减少糖分对乳牙的侵蚀。
儿童牙病的出现几率非常高,如果家长没有重视起来,可能也会造成不必要的危害,导致宝宝的健康受到影响。
1.护牙从1岁开始。据有关报告称,及早展开口腔卫生防护措施,既有益健康又节约医药费。与其他孩子相比,1岁时就开始口腔健康保护的孩子,5年后看牙医的费用降低40%。
2.培养孩子洗牙习惯。从小培养孩子的洗牙习惯非常重要。儿童牙科专家贝弗利·拉金特博士表示,孩子长出第一颗牙时,就该给他洗牙,甚至在孩子出牙前,父母就可以用纱布为孩子清洁口腔。长牙后,应选择软毛儿童牙刷,每天早晚刷两次。
3.避免"奶瓶龋齿矫正"。儿科医生和牙医一直告诫家长,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。这是因为奶嘴上的糖分会粘在孩子牙齿上,造成口腔细菌,并产生酸性物质,导致龋齿矫正发生。若不及时治疗,牙病会对儿童正常发育以及语言学习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。如果孩子有含奶瓶睡觉的习惯,奶嘴最好冲洗干净,奶瓶中只倒凉白开。
4.喝饮料少用吸管。很多孩子喜欢用吸管杯喝水和果汁。专家表示,果汁及其他含糖饮料不利儿童牙齿健康。特别是婴幼儿长期使用吸管还会导致门牙后部龋齿矫正,因此喝果汁时尽量用广口杯。
5.两岁时应告别奶嘴。1岁的孩子含奶嘴有助于防止婴儿猝死综合征,但长期使用奶嘴会危害牙齿健康。用力吮吸奶嘴会影响孩子上下牙排列的整齐性,乃至影响嘴形。专家建议,孩子2岁时,就该扔掉奶嘴。
6.当心不利口腔的药物。很多小儿药物中含有糖分,这些成分粘在牙齿上,也会增加龋齿矫正危险。小儿哮喘和心脏病类药物尤其容易导致龋齿矫正,抗生素及某些哮喘药物会导致酵母过量生长,引起真菌感染,因此服完药要漱口。
7.坚持口腔卫生不妥协。很多家长认为,教婴幼儿洗牙或使用牙线非常困难,且小题大做。但专家认为,保持孩子口腔卫生绝非小事,必须严格要求,马虎不得。